2025年TIR车队运输的发展概况
作者:兴元顺达   浏览量:607 次   发布时间 :2025-03-17
2025年,中国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呈现显著增长态势,多个省份和示范区在跨境运输线路拓展、发运量提升及政策优化方面取得突破。以下是主要进展的总结:

一、重点地区TIR运输发展
1. 河南省
   - 货值大幅增长:2024年河南省TIR运输货值达3.2亿元,同比增长3.8倍;全年累计发运TIR车辆315辆次,同比增长1.9倍。  
   - 新线路开通:2025年1月,河南开通跨里海直达快运线路,首单运输货值680.4万元,经里海直达阿塞拜疆,形成“北上、南下、西进”的立体交通网络。

2. 新疆乌鲁木齐
   - 首条直达莫斯科线路:2025年1月,“乌鲁木齐-莫斯科”TIR跨境公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,首单运输7.3吨墙贴装饰品,经哈萨克斯坦预计6-10天抵达莫斯科。  
   - 政策支持:乌鲁木齐海关优化通关流程,结合自贸试验区政策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。

3. 山东省 
   - 常态化运营与集结中心:滨州于2025年2月实现TIR跨境公路运输常态化运营;临沂获批全国第六个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,青岛TIR线路覆盖俄罗斯主要城市及中亚多国。  

   - 发运量领先:上合示范区2024年发运TIR车辆283辆次,货值1.95亿元,出口发运量全国第一;2025年1月,青岛发运第100辆TIR车辆,主要运输冷藏食品等至俄罗斯。


2025年TIR车队运输发展概况


二、运输效率与政策优化
- 通关便利化:多地设立TIR业务专岗,如胶州海关将车辆入场放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,并提供24小时通关服务。  
- “一车到底”优势:TIR模式实现全程不倒装、不卸货,较传统海运节省10-15天,成为中欧“第四物流通道”。

三、企业合作与车辆升级
- 物流企业扩张:例如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2024年发运202辆次TIR车辆,并更新专用设备;瑞驰国际物流新增15辆汕德卡车辆,单程6000公里仅需6天,提升运输时效。  
- 车辆性能保障:针对俄罗斯及中亚极端气候,物流企业采用高性能车辆(如中国重汽汕德卡),配备防滑链、保暖设施等,确保运输安全。

四、区域联动与税收支持
- 宁夏首条线路开通:2024年12月,宁夏开通至中亚的TIR线路,银川税务局提供跨境税收专项辅导,助力企业应对境外税务问题。  
- 海关协同机制:青岛海关与口岸海关建立联系机制,支持新线路发运及“TIR+”模式创新,增强区域供应链韧性。

总结

2025年TIR运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、线路扩展及企业协作。河南、新疆、山东等地通过集结中心建设和多式联运优化,显著提升跨境物流效率。未来,随着技术与政策的持续升级,TIR模式将进一步推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贸易合作。更多详情可查阅相关地区政府或海关发布的数据。